加快打造原始創(chuàng)新策源地,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,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,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。

——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賀信中作出的“兩加快一努力”重要指示要求

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經濟主戰(zhàn)場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,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(fā)展,率先建成國家創(chuàng)新人才高地,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,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。

——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

  

  上海分院是中國科學院的派出機構,負責聯系和管理中國科學院在上海、浙江、福建地區(qū)的研究院所工作。上海分院始于1950年3月經政務院批準成立的中國科學院華東辦事處,接管并改造了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在上海、南京的研究機構,1958年11月成立上海分院,1961年改為華東分院,1970年中國科學院撤消分院體制,1977年11月恢復成立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。

  上海分院系統(tǒng)現有20家機構(含上海分院):上海微系統(tǒng)與信息技術研究所、上海硅酸鹽研究所、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、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、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、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、上海營養(yǎng)與健康研究所、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(chuàng)新中心、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(chuàng)新中心、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(chuàng)新中心、上海天文臺、上海藥物研究所、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、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、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、城市環(huán)境研究所、上海高等研究院、微小衛(wèi)星創(chuàng)新研究院、杭州醫(yī)學研究所。

  上海分院系統(tǒng)有1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、39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,并設有中國科學院上海教育基地。

  
       上海分院各研究所學科領域廣泛,在優(yōu)勢研究領域有著長期的積累:在物質科學與技術領域,包括同步輻射、核科學與核技術、高能量密度物理、有機化學與有機材料、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金屬材料、天體物理、天文地球動力學和技術方法等;在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,包括通信技術、微電子技術、光電子技術、激光技術、紅外技術等;在生命科學與技術領域,包括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、細胞生物學、神經生物學、植物生理學、分子遺傳學、創(chuàng)新藥物和生物技術、病毒學與免疫學、健康營養(yǎng)研究等。同時加強學科交叉和融合,加強系統(tǒng)集成和提供解決方案的能力,在信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空間、海洋、人口健康以及大科學工程等領域著力部署,不斷提高創(chuàng)新能力和科研水平。

  

        上海分院凝聚和培養(yǎng)了一大批優(yōu)秀的科技創(chuàng)新人才,現有一支11516人的科研、管理和支撐隊伍,其中專業(yè)技術人員10380人,所占比例90.14%,其中高級研究人員4590人。目前擁有的高端人才隊伍中,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3人,中國工程院院士12人,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。